九游会网址j9的版权所有:沈阳金秋实农资有限公司

  网站建设:

  • 1

>
>
行业发展更健康--改革开放40年中国磷复合肥产业风雨征程志2015年

行业发展更健康-九游会网址j9

作者:
来源:
发布时间:
2018/12/07
浏览量
 行业发展更健康
       --改革开放40年中国磷复合肥产业风雨征程志2015年 
 
   经过多年发展,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磷肥生产和贸易大国,产能和产量均达全球的40%。行业发展更加健康、可持续,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,标志着中国磷复肥工业技术和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,由“跟跑”向“并跑”甚至“领跑”迈进;信息化引|领传统业态转变,加快结构调整、转型升级成为全产业发展的第一要务;产能增速放缓,生产运行平稳,市场保障充足。
 
      产能增速放缓
 
      磷肥产能增速从2011年开始放缓。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数据,到2015年底,全国磷复肥年产能2370万吨(折p2os,非注明下同),比2014年增加20万吨(新增95万吨,退出75万吨)。其中,磷酸二铵产能2010万吨(实物) ,磷酸一铵1800万吨(实物)。
 
      2015年磷复肥产业产能利用率75.7% ,比2014年提高0.9个百分点。其中, 磷酸二铵79.6%,与2014年持平;磷酸一铵76%, 比2014年提高13.1个百分点。
 
      高浓度磷复肥比重提升
 
      高浓度磷复肥的比重进一步提升。2015年中国磷肥产量1795万吨,同比增加5%,占世界磷肥产量的38.4%。其中,高浓度磷复肥产量1662万吨,占磷肥总产量的92 6%,同比提升1.8个百分点;低浓度磷肥产量133万吨,占磷肥总产量的7.4%,继续降低。从实物产量来看,磷酸二铵1746.8万吨(实物),同比增长12.4%;磷酸一铰1481.8万吨(实物),同比增长13.7%;重过磷酸钙106.2万吨(实物),同比下降27.4%;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约6500万吨(实物)。
 
      产业集中度继续提升
 
      2015年基础磷肥生产继续向资源地集中,滇黔、川鄂磷肥产量之和达1350万吨,占全国产量的75.2%,比2014年提升1.9个百分点。前5位的省份湖北、云南、贵州、四川和安徽产量之和占全国的80.%。湖北产量563.6万吨,同比增加19.7%,占全国总产量的31.4%,同比提升3.9个百分点。
 
      产业集中度继续提升。产量前10位企业产量之和占比59.3%,比2014年提升4.2个百分点。磷酸二铵产量前10位企业产量之和占比88.0%,比2014年提升1.9个百分点;磷酸一铵产量前10位企业产量之和占比59.1%,比2014年提升5.8个百分点。
 
      二铵出口再创新高
 
      2014年、2015年中国磷复肥出口量持续增加。根据海关数据测算,2015年磷肥净出口549.8万吨,同比上升46.5%。其中,进口磷复肥28.2万吨,同比下降8.6%;出口磷复肥578万吨,占磷肥产量的32. 2%,同比上升42.3%。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是出口量最大的品种,分别出口801.9万吨(实物)、274.2万吨(实物),同比增加64.3%、17.9%,约占世界贸易量的44%和24%;出口重过磷酸钙87.6万吨,同比下降0.4%,占世界贸易量的26%。2015年世界磷复肥贸易量约1470万吨,同比上升13%中国出口量约占世界贸易量的39.3%。
 
      印度是中国磷酸二铵主要出口国,2015年出口386.7万吨(实物),占中国出口量的48.2% ,印度磷酸二铵进口量的61.5%来源于中国。南美是中国磷酸-铵主要出口地区,2015年进口数量占中国磷酸一铵出口量的60.7%。
 
      2015年进口三元复合肥146.2万吨,同比增加32% ;进口磷酸二铵7.7万吨,同比下降66.3%。
 
      经作磷肥消费增长明显
 
      2015年中国磷肥表观消费量1245万吨,同比下降6.6%,自给率144.8%。其中,磷酸二铵表观消费量952.6万吨(实物),同比下降10.6%。中国磷肥90%以上用在农业种植领域,粮食作物、果蔬的消费量分别占总消费量的31%和42%,其他经济作物占16%。2015年农业消费量在1160万吨左右。从发展趋势上看,粮食作物磷肥消费比重下降,经济作物磷肥消费增长明显。
 
      产业形态加速变革
 
      一大批重点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和市场需要拓宽业务领域。贵州开磷、湖北三宁化工等积极创造条件筹备上市;史丹利组建农业服务公司,向农业服务商转型,云天化和icl合作,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和装备,由磷复肥生产向磷化工转型。
 
     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广泛渗人到各行各业。部分磷复肥企业建立erp系统,实现了电子办公;在研发设计、生产流程、企业管理和采购销售等核心业务环节融合进信息技术,向柔性生产、智能制造、智能物流和电子商务转变。金正大、新都化工等企业建立了电商平台;中化、云天化等企业尝试物联网、互联网和智慧农业的结合,以大数据支持智能配肥的推广。,
 
     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
 
 
 
 
网站地图